本书以问题求解的过程为主线,以C++语言为载体,介绍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结构、信息的表示、流程的控制、模块化方法、指针操作、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输入输出格式控制与文件操作和基本数据结构及应用等内容。本书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有丰富的例题和习题。例题从题目描述、问题分析、源程序、运行结果、程序分析、思维扩展等方面进行讲解。本书的特点是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清楚易懂。书中源码有丰富的注释,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本书不仅涵盖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而且更注重讲解计算机程序求解问题的思想方法;目的在于既培养编程能力,又启发思维。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程序设计爱好者、工程技术和软件开发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与《C 程序设计教程》配套的实验指导和习题解析教材。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为环境使用、实验指导、习题解析和常用资料。环境使用部分包括VisualC 6.0、Visual C 2010、C Builder6.0的使用和跟踪、调试程序的方法、帮助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实验指导部分提供ll个实验、53道题目,从问题分析、算法描述、编程指南、测试指南、问题扩展等方面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习题解析对《C 程序设计教程》中的部分习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问题分析、算法描述、编程提示、测试指南、问题扩展等方面的指导;常用资料给出了常见词汇、常见编译错误、常用库函数等实验过程中需要查阅的资料。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指导切实、及时;既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用书,也可供程序设计爱好者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本内容全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全书分为6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什么是计算、可计算性、计算工具的发展和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等;第2章是信息的表示与存储,介绍信息的二进制表示、运算、硬件实现和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等内容;第3章是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介绍数据的基本结构和数据库技术;第4章是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主要介绍数据处理中的各种基本运算和算法策略、算法的描述方法以及计算机语言的组成;第5章是信息的传输,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通信技术、应用模型、网络安全等基本问题;第6章是计算机系统,介绍图灵机、冯·诺依曼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本书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以信息的表示、存储、处理、传输技术和方法为主线,以生活实例为导引,设计了丰富的“课堂练习”题,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清华出版社《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版)》的配套教材,根据西安交通大学2011~2012学年第1学期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
本书着重讲解利用Qt开发图形界面程序的基础知识。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中面向对象的知识、集成开发环境Qt Creator、基本窗体控件、菜单和工具栏、对话框、界面布局、事件系统、二维绘图、样式表等方面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利用C++语言在Qt开发平台下开发窗口界面的知识。第10章给出3个比较大的范例,建议先自己思考并编写程序,而后和本书例程对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编程水平。本书讲述力求简单实用、步骤详尽,非常适合课堂讲解少而练习时间多的授课方式,也适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本书要求读者具有C语言编程基础,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地学习本书内容。建议共安排48学时,其中,24学时授课,24学时上机练习。本书适合作为高校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软件开发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全书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主线,分为7章:第1章是计算机系统概述,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组成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章是Python语言编程入门,学习一门优秀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第3章是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学习信息是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和存储的、计算机是如何进行计算的,还包括数据压缩的内容;第4章是数据的组织,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内容;第5章是查找、排序和算法策略,学习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包括递归、回溯和分治等内容;第6章是数据库技术基础,介绍数据如何管理;第7章是信息的传输,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信息传输中的基本技术。本书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为目标,内容精练,技术实用,讲解细致,习题丰富,可作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赵英良等编写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的配套实验指导书,可作为高校理工科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材。本书设计了18个实验,包括计算机常用操作、Python编程、信息表示、数据压缩、栈的应用、队列的应用、二叉树的遍历、二分查找、快速排序、递归、分治法、数据库操作、检错、加解密等。本书与主教材同步,操作步骤详细,涉及的应用问题贴近生活,实用、有趣,帮助读者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操作技能,加深理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