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动态
    找到 2 条结果 按相关性 按时间降序

    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

    [图书] - 张焕国 主编 杜瑞颖 傅建明 严飞 副主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6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计算机软件考试”)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与信息化部领导下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为适应“十三五”期间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多方对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82号),在2016年下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将开考“信息安全工程师(中级)”。“信息安全工程师(中级)”岗位的人才评价工作的实施,将成为科学评价我国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也将为我国培养和选拔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发挥重要作用。本书根据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应用等方面,讲授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技术。全书共分8章,具体内容包括: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基础与应用、网络安全基础、信息系统安全基础、应用系统安全基础、网络安全技术与产品、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应用安全工程。本书是计算机软件考试中“信息安全工程师”岗位的考试用书,也可作为信息安全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学习信息安全技术的教材,还可用做相关信息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软件安全实践

    [图书] - 彭国军、傅建明、赵磊、陈泽茂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5

    本书共25章,覆盖了软件安全基础、恶意代码机理分析、恶意代码样本分析与检测、软件漏洞分析,以及软件安全智能化分析5个领域。 软件安全基础部分的相关实验具体涉及磁盘结构与数据恢复、程序链接与执行过程分析、PE及ELF可执行文件结构剖析,旨在加强读者的软件安全基础,这对于读者后续理解恶意代码和软件漏洞的机理、分析与防护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恶意代码机理分析部分具体包括Windows PE病毒、宏病毒与脚本病毒、网络木马机理分析、网络蠕虫、勒索病毒分析等,旨在加强读者对典型恶意代码机理的理解。 恶意代码样本分析与检测部分具体包括软件加壳与脱壳、样本静态分析、样本动态分析、样本溯源分析、样本特征检测引擎(ClamAV)、样本行为在线分析等,旨在加强读者对恶意代码样本的处理、分析与检测方法的理解,提升读者的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能力。 软件漏洞分析部分具体包括漏洞测试框架、栈溢出漏洞、堆溢出漏洞、格式化字符串/整型溢出漏洞、IoT漏洞、软件漏洞防御、GS/DEP与ALSR绕过等,旨在加强读者对软件漏洞测试框架、漏洞机理、挖掘与防护机制的理解,提升读者的漏洞攻防实践能力。 软件安全智能化分析部分具体包括机器学习与恶意代码检测、机器学习与恶意代码家族聚类,以及Fuzzing与漏洞挖掘等,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智能化分析的基本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用于恶意代码检测与软件漏洞分析挖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安全、恶意代码、软件漏洞及相关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作为软件安全方向的实训教材。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