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问题求解的过程为主线,以C++语言为载体,介绍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结构、信息的表示、流程的控制、模块化方法、指针操作、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输入输出格式控制与文件操作和基本数据结构及应用等内容。本书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有丰富的例题和习题。例题从题目描述、问题分析、源程序、运行结果、程序分析、思维扩展等方面进行讲解。本书的特点是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清楚易懂。书中源码有丰富的注释,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本书不仅涵盖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而且更注重讲解计算机程序求解问题的思想方法;目的在于既培养编程能力,又启发思维。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程序设计爱好者、工程技术和软件开发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为“大学计算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专用教材和MOOC课程参考教材。全书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围绕计算、构造、设计三大主题进行内容组织,将核心聚焦到计算模型与信息编码、系统构造与抽象、算法与数据结构设计三大模块,强调自底向上的构造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与编程实现能力。 全书共8章,包括计算机与计算机科学引论,信息表示与编码,系统软硬件构造,网络应用及网络安全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数组、函数和指针,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基础。作为MOOC课程参考教材,本书主体内容配有教学微视频及包括动画演示案例、在线作业练习等各类辅助教学和学习的网络数字资源。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各类专业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适用学时为 48~64学时。书(目录)中带有*的章节为选讲内容,可根据情况课内讲授或作为翻转课堂教学使用。
本书为《大学计算机——计算、构造与设计(第2版)》的配套教材。考虑到读者群的特点,本书在与主教材配套内容之外,还增加了包括系统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应用、无线组网技术等有关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的内容。全书内容按照基本操作技能、硬件系统构造、C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4个模块组织,共分10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本操作,文档编辑,演示文稿制作,电子表格应用,逻辑电路仿真设计,计算机网络及应用,C程序设计基础,数组、函数和指针,简单算法设计,数据结构基础,以配合主教材进一步加强对自底向上的系统构造过程的理解,提升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本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验指导教材,也可作为独立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或计算机基本应用操作指导书,供自学计算机技术的广大读者参考。
本书是一本内容全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全书分为6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什么是计算、可计算性、计算工具的发展和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等;第2章是信息的表示与存储,介绍信息的二进制表示、运算、硬件实现和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等内容;第3章是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介绍数据的基本结构和数据库技术;第4章是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主要介绍数据处理中的各种基本运算和算法策略、算法的描述方法以及计算机语言的组成;第5章是信息的传输,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通信技术、应用模型、网络安全等基本问题;第6章是计算机系统,介绍图灵机、冯·诺依曼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本书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以信息的表示、存储、处理、传输技术和方法为主线,以生活实例为导引,设计了丰富的“课堂练习”题,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全书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主线,分为7章:第1章是计算机系统概述,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组成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章是Python语言编程入门,学习一门优秀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第3章是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学习信息是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和存储的、计算机是如何进行计算的,还包括数据压缩的内容;第4章是数据的组织,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内容;第5章是查找、排序和算法策略,学习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包括递归、回溯和分治等内容;第6章是数据库技术基础,介绍数据如何管理;第7章是信息的传输,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信息传输中的基本技术。本书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为目标,内容精练,技术实用,讲解细致,习题丰富,可作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赵英良等编写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的配套实验指导书,可作为高校理工科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材。本书设计了18个实验,包括计算机常用操作、Python编程、信息表示、数据压缩、栈的应用、队列的应用、二叉树的遍历、二分查找、快速排序、递归、分治法、数据库操作、检错、加解密等。本书与主教材同步,操作步骤详细,涉及的应用问题贴近生活,实用、有趣,帮助读者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操作技能,加深理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