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计算机科学学科的特点、形态、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典型方法、学科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以及大学计算机专业各年级课程重点等内容组织结构,阐述如何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分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工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5章,介绍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基本功能及作用,各章后附有习题,便于训练和知识深化。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 掌握典型的计算机应用; 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按照本书的叙述体系,读者容易理解后续课程中展开的专业概念及其之间的关联。本书内容丰富完整、概念层次清晰、文字流畅通顺,可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及计算机爱好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参考书。
本书是《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的配套实验教材。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以计算机学科的组织结构为主线,讲述了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基本功能及作用。本书在内容上与《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相互配合但又相对独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相关软硬件的实践能力。全书共分为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使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专业软件的使用和综合实训5大篇,共计15个实验。主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平台的安装和操作系统Windows 7的使用、IE 9浏览器、杀毒软件、压缩软件及网络检索相关软件的使用、常用办公软件Office 2010的使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的使用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最后通过综合实训环节对Office 2010常用组件进行综合练习。本书适合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般操作人员及计算机爱好者的参考书。
本书是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实用系列教材之一,结合了教育部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思想、新要求、新标准以及教学实践。 本书以计算与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形态、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为知识结构,具体从基础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问题求解、算法设计、数据管理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多维度进行阐述,共分为计算与计算思维、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方法学、数据管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6章,为了便于对知识深化和拓展,各章后附有相应的阅读材料。 全书整体结构体系严谨、文字叙述清晰流畅、内容描述循序渐进,具有涉及专业知识广泛、概念层次明确的特点。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系统性地认识计算机科学本质,学习计算机专业理论和关键技术,增强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计算机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以程序设计编程基础篇介绍为主,增加案例应用部分。编程基础部分内容着眼于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由浅入深的介绍了Python语言的基础入门、开发环境及必备的基础语法、流程控制语句、常用数据结构、函数以及面向对象的思想,文件读写的实现等等内容,力求易学易用,案例应用部分包括科学计算、数据应用、事务应用、智能应用和图形图像等内容。 本书由多个教学模块组成,便于不同专业采用不同模块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本书列举了大量程序例题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和训练.此外还配备完善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包括教学PPT课件、案例素材及程序源代码下载。 本书适合作为大学本科学生的教材,也适合作为Python程序设计初学者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