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编写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际上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公认教材的重要精华之处,特别是较多地采用了先进的量化分析方法,易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重点论述现代大多数计算机体系结构都采用的比较成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并特别强调采用量化的分析方法,做到了与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的协调和同步。强调从总体结构、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研究计算机,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
大型机构统筹建设统一信息系统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来指导。传统的做法是编制信息化总体规划后直接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但由于总体规划属于“愿景”,缺乏直接指导实施的必要信息,分步实施的信息系统建设中经常出现数据资源不能共享、用户权限混乱、应用系统重复建设、基础设施重复投资等严重问题。 信息化顶层设计是在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实施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设计出实现“愿景”的蓝图与路线图。本书作者总结过去十余年从事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本书详细地介绍了这套方法的原理、内容、流程、组织实施和部分案例,可供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系统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基本方法等,强调从开发并行性的角度、用量化分析(性能评价)的方法研究和分析计算机系统,并且采用微课的形式,配备了教学动画和视频。 全书共有15章。第1章论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并行性的发展和定量分析基础。第2章论述计算机指令系统的设计和MIPS指令系统。第3章论述流水线技术,包括性能分析、调度、相关与冲突以及流水线的实现。第4章论述向量处理机的结构、常用技术和性能评价。第5章和第6章分别论述如何用硬件和软件的方法开发指令级并行性,包括Tomasulo算法、基于硬件的前瞻执行、多指令流出技术、循环展开、VLIW、EPIC等。第7章论述存储系统,重点论述Cache的基本知识及提高Cache性能的各种方法。第8章论述总线、通道处理机和RAID。第9章论述互连网络的特性参数、静/动态互连网络以及消息传递机制等。第10章论述SMP、DSM、MPP等并行计算机系统结构,以及多Cache一致性、同步、同时多线程。第11章论述多核架构以及基于多核的并行程序设计。第12章论述机群系统。第13章论述领域专用体系结构。最后两章分别论述阵列处理机和数据流计算机。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可读性好,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暂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