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现有的软件保护技术,共分7章,主要包括软件保护概述、软件保护的技术基础、软件水印技术、软件混淆技术、软件防篡改技术、软件保护技术的综合使用以及软件保护技术的总结与展望,旨在为解决软件版权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本书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也提供了若干具体操作实例,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和自学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软件安全研究和开发的指导参考书。
本书基于“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的工作,是一本关于数智安全与标准化的专业教材,旨在使读者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与应用的同时,了解数智技术和应用的前沿以及相应的安全问题,理解数智安全与业务拓展和技术发展的伴生特性,掌握数智安全和标准化的基本知识,建立未来数智化所必须的安全发展意识、安全风险意识和技术安全意识。本书共分为17章,从法律合规、安全风险管理、网络系统安全、检测评估认证、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智安全监管治理、数字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数智技术与应用的现状、挑战、机遇和前景,以及数智安全与标准化的重要性、原则、方法和实践。本书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智安全与标准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概念又有方法,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并运用于相关领域及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数智安全和标准化培训教材,还可为从事数智业务、系统、技术、安全开发及管理和标准化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人机共协计算》以“人机共协计算”这一理念为轴,以此对人机交互领域的现象予以归纳,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启发。《人机共协计算》主要设置为理论篇和技术篇,共11章:第1~4章是关于人机共协计算框架的理论篇:在回顾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中,引出人机共协计算理念的由来,对技术的目的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并对人机共协计算框架所涉内容与范畴进行梳理;第5~11章是基于HEC思考的技术篇:将人工智能、数字正念、自动驾驶、信息交互、设计未来、跨文化设计六个方向与人机共协计算思想相结合,提供一系列相关案例及视角。 《人机共协计算》可供青年学生、特别是希望突破现有研究框架去创新的各界科研工作者阅读,从而去思考自身的研究定位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