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区块链安全技术作为切入点,讨论区块链技术本身及其应用的安全性。作为一门基于密码学原理、数学等综合知识的复杂学科,本书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实和完善在数据安全、分布式数据处理的信息处理理论,本教材适用于有一定计算机专业背景知识和编程能力的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区块链技术、安全技术爱好者。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进阶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的培训或自学教材。
第1章首先介绍物联网的基础知识,讨论物联网安全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应用等内容,使得学生对物联网安全有一个总体的、框架性的认识,第2章提出物联网威胁模型,让学生了解物联网可能遭受的威胁是什么,与传统的威胁有什么区别。第3章承上启下,是整个教材的统领章节,首先讨论第2章提出的威胁模型,我们可能采取的基本技术和整体基础技术和综合的框架技术是什么。
本书在全面介绍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理论中用到的量子力学、线性代数、计算复杂性理论等背景知 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几个代表性的量子算法:Deutsch-Jozsa 算法、Simon 算法、BV 算法、Grover 算 法、量子傅里叶变换、HHL 算法等。同时,也介绍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实际应用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包 括量子通信中的量子密钥分发与量子随机数,以及安全量子计算协议,并简单介绍几种未来量子计算机 可能的物理实现形式。 全书共分 3 篇:第 1 篇(第 1~4 章)为基础知识背景篇,着重介绍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理论所用到 的量子力学、线性代数、计算复杂性理论等背景知识;第 2 篇(第 5~8 章)为算法篇,着重介绍几个有 代表性的量子算法,说明算法步骤,并对各个算法进行简单的分析;第 3 篇(第 9~12 章)为应用篇, 介绍量子通信中的量子密钥分发与量子随机数、安全量子计算协议及几种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的物理实 现形式。每章后均附有参考文献与习题。 本书由浅入深,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具有系统性、交叉性、前沿性等特点,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电子、 通信、计算机、数学及信息类交叉学科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供其他从事量子计 算研究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软件安全开发技术和软件安全问题的分析防治技术。全书分五部分,共13章。第一部分为软件安全引论。第二部分为软件安全开发,讲解软件安全开发周期、分析与设计、编程与测试。第三部分为软件漏洞问题及防治,包括漏洞的概述、机理和防治技术。第四部分为恶意软件问题及防治,讲解恶意代码的基本知识、机理与防治技术。第五部分为软件侵权问题及权益保护,讲述软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与侵权问题、软件版权保护和防破解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和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和软件工程师的参考书。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本书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并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设计了面向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章)为课程思政指引,介绍课程思政的概念、指导纲要、名校战略、课程实践以及部分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与实施举措;第二部分(第4~13章)为“计算机科学”课程思政案例,介绍了十个计算机科学的课程思政案例,包括量子计算机、数字化、程序设计、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信息安全等内容;第三部分(第14、15章)为“资讯科技”课程思政备赛案例,介绍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的参赛规则,以“资讯科技”课程为例,展示了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准备材料。本书的第一、三部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计算机类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和实践方法;第二部分基于基本知识点,面向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从不同维度讲解信息技术,并剖析其中的思政元素。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参考书,也可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