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大学计算机”国家MOOC课程专用教材,也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专用教材。全书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围绕计算、构造、设计三大主题进行内容组织,将核心聚焦到计算模型与信息编码、系统构造与抽象、算法分析与设计三大模块,强调自底向上的构造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与编程实现能力。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模型与基本计算理论、信息表示与编码、软硬件系统构造及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网络安全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等。本书主体内容配有教学微视频及动画演示案例、在线作业练习等辅助教学的网络数字资源。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各类专业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适用学时为48~64学时。书中带有的章节为选讲内容,可根据情况课内讲授或作为翻转课堂教学使用。
本书是一本内容全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全书分为6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什么是计算、可计算性、计算工具的发展和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等;第2章是信息的表示与存储,介绍信息的二进制表示、运算、硬件实现和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等内容;第3章是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介绍数据的基本结构和数据库技术;第4章是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主要介绍数据处理中的各种基本运算和算法策略、算法的描述方法以及计算机语言的组成;第5章是信息的传输,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通信技术、应用模型、网络安全等基本问题;第6章是计算机系统,介绍图灵机、冯·诺依曼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本书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以信息的表示、存储、处理、传输技术和方法为主线,以生活实例为导引,设计了丰富的“课堂练习”题,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决策支持系统是按决策问题的需要,利用数据、模型和知识等决策资源,组合形成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通过计算获得辅助决策的依据,达到支持科学决策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本书共9章,从决策支持系统的5个发展阶段(基本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决策支持系统)出发,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原理、结构、实例和开发技术。本书讨论了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决策支持系统。本书提供了部分思考题的答案和设计题与计算题的答案。本书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适合作为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系统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有关学科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决策支持系统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模型计算、知识推理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实现辅助决策。决策支持系统分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新决策支持系统)。两类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建立在网络环境上的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方向。 本书系统地叙述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与原理、决策资源与决策支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和基于Web Services的决策支持系统。在Internet上,决策资源(模型、知识、数据)
本书从数据类型的角度,分别讨论了四大类型的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及其应用。此外,还专辟一章,以若干实例阐述以抽象数据类型为中心的程序设计方法。书中每一章后都配有适量的习题,以供读者复习提高之用。第1~9章还专门设有“解题指导与示例”一节内容,不仅给出答案,对大部分题目提供了详尽的解答注释;其中的一些算法题还给出了多种解法。书中主要算法和最后一章的实例中的全部程序代码均收录在与本书配套的光盘之中。本书内容丰富,概念阐述细致清楚,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和信息类相关专业“数据结构”或“软件基础”课程的本科教材。另外,对于准备参加计算机类研究生专业课统考的考生,本书也可作为应试的解题指导。
本书是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冯博琴、吴宁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配套使用的题解及实验指导,全书由习题解答和相应的上机实验指导两部分组成。 习题解答部分包括《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中各章全部习题的详细分析和解释。实验指导分为两章。第一章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包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各种典型的问题;第二章为硬件接口实验。全部实验共17项,其中部分内容(加项)可根据实验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本书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主教材内容,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知识工程是人工智能中最具有实用价值的部分,包括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智能(神经计算、模糊计算、遗传算法等)、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公式发现与变换规则的挖掘等的原理与开发;知识管理是对社会中组织(或个人)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并创造知识,包括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与知识创造等理论与实例。本书最后讨论了计算机进化规律的发掘,这是介于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之间有意义的课题。本书以“原理、实现、应用” 的讲述方式,较系统地介绍知识工程中的原理和开发技术、知识管理中的理论和实例,以便研究生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较扎实地掌握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初步达到既掌握知识又能利用书中介绍的实现技术去开发实际系统的目标。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使用。同时本书也可供有关教师和科研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知识工程是利用智能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智能和商务智能)来建造高性能的知识系统,知识工程来源于知识管理中成熟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知识工程又是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柱;而计算机进化规律的发掘对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进一步促进计算机进化都有积极意义,它是介于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之间的有意义的课题。本书以“原理、实现、应用” 的讲述方式,系统地介绍知识工程中的原理和开发技术、知识管理中的理论和实例,以便读者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较扎实地掌握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初步达到既掌握知识又能利用书中介绍的实现技术去开发知识系统的目标。本书适合用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所用,同时本书也可供有关教师和科研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嵌入式系统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知识、技术原理和设计方法,使读者可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结构组成,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思路方法,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上篇是原理部分,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概述,ARM处理器和指令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编程技术,开发环境和调试技术,Boot Loader技术,ARMLinux内核,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基础,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块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和嵌入式GUI及应用程序设计;本书下篇是实验部分,内容包括: 实验基础,开发环境建立,内核和模块构建,文件系统构建,调试技术演练,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块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网络设备驱动程序设计,MiniGUI实验设计和Android实验设计。本书兼顾教学、科研和工程开发的需要,既可以作为各类院校嵌入式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嵌入式系统教材,也可以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的参考书。
本书是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的题解及实验指导。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第1~8章是习题解答,包括主教材中8章全部习题的详细分析和解答。下篇第9~11章是实验指导。其中,第9章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包括汇编语言设计中的各种典型问题;第10章是基于Proteus软件平台的硬件仿真实验;第11章是基于西安唐都科教仪器公司TDPITC实验系统开发的微机接口实验。全部实验共含19项,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个层次,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本书既是与主教材配套的习题解答及实验操作指导,也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实验指导,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